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>政务公开>信息公开>法定主动公开内容>重点领域信息公开>社会公益事业>国家重大健康行动

“秃”如其来——脂溢性脱发还能挽救吗?

访问量:

关联稿件:

在这个注重形象与健康的时代,头发作为我们外在形象的重要体现,其健康状况无疑牵动着每一位爱美人士的心。然而,脱发这一困扰,却悄然成为许多人心中难以言说的痛,它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引发较大的个人心理压力。脱发可分为生理性脱发和病理性脱发。生理性脱发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,且每天掉发不超过100根,同时孕育毛发的“土壤”——毛囊是正常的,所以生理性脱发后头发还可以从毛囊中重新长出,不会影响整体的毛发厚度和长度。然而,病理性脱发就没这么简单,脂溢性脱发是病理性脱发最常见的类型,今天就为大家科普脂溢性脱发的医学专业知识。

一、什么是脂溢性脱发?

脂溢性脱发,医学上称为雄激素性脱发,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,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,涉及遗传、激素水平变化及心理压力等多方面因素。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,该疾病是由于头皮局部毛囊对雄激素高度敏感,雄激素攻击毛囊,从而导致毛囊萎缩,毛发变细变软,逐渐脱落,最终呈现出毛发稀疏甚至秃顶的症状。该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,且不分男女,但在男性和女性中可呈现出不同的外观。女性通常以头顶发缝增宽为主,男性以发际线上移、头顶及颞侧头发稀疏为主要特点,均可能伴有油脂分泌增多、头屑、瘙痒等症状。该病易诊难治,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。

二、如何预防脂溢性脱发?

脂溢性脱发可以通过以下预防措施来降低其发生风险。

1. 保持头皮清洁:及时清洗头发可以去除多余的油脂,减少对毛囊的刺激。

2. 饮食均衡: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,有助于促进头发生长,减少脂溢性脱发的发生。

3. 控制压力: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激素失调,进而加重脱发。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帮助减轻压力,降低脱发风险。

4. 减少熬夜:经常熬夜会引起身体内分泌紊乱,导致激素分泌失衡,头皮代谢紊乱,油脂分泌过多,从而引起脱发。

三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脂溢性脱发?

假如您发现头发越来越稀疏,以下表现可以帮助判断自己是否患了脂溢性脱发。如果脱发严重,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。

1. 头皮油腻:皮脂腺分泌旺盛,头发会显得油腻。

2. 毛发枯萎:头皮上的皮脂分泌物中的油酸等物质对毛囊产生毒性作用,导致毛发枯萎。

3. 头发细软:随着病情发展,头发会逐渐变细、变软,有时呈现绒毛状。

4. 局部脱发:男性常在头顶或前额部位出现脱发,女性常出现头顶发缝变宽。

5. 头皮鳞屑和瘙痒:头皮上可能出现鳞屑,伴随瘙痒,但一般无红肿。

四、脂溢性脱发的病因有哪些?

1. 遗传因素:脂溢性脱发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,约60%的患者有脱发家族史。

2. 雄激素水平过高:体内雄激素水平的升高是脂溢性脱发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过高的雄激素在5α -还原酶的催化下,产生二氢睾酮,二氢睾酮会损害毛囊,缩短头发生长周期,使头发细软、干枯、脱落。

3. 皮脂过多:过多的皮脂分泌会使头发变得油腻,并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,进一步加重脱发。

4. 微生物感染:头皮上的真菌过度生长,可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,刺激头皮引起炎症反应,导致脱发。

5. 生活习惯: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长期熬夜、吸烟、饮酒、高糖饮食等,可能影响毛囊的正常功能,导致脱发。

6. 精神压力:过大的精神压力会导致内分泌失调,也可能引发脂溢性脱发。

五、患了脂溢性脱发还能挽救吗?

脂溢性脱发虽不能完全根治,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减缓脱发症状。

1. 药物治疗

- 外用药物:米诺地尔是常用的外用药物,其可以刺激毛发生长,应遵医嘱将药物涂抹在头皮上。

- 口服药物:非那雄胺是一种口服药物,可以抑制雄激素的作用,减少脱发,但女性禁用。

2. 毛发移植

毛发移植是治疗脱发的有效方法,通过将健康的毛囊从后枕部提取出并移植到脱发区域,但需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。

3. 激光治疗、微针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对于脂溢性脱发也有一定的效果。

4. 正确清洗头皮

建议每2~3天洗头一次,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,不可用指甲抠抓头皮,使用低温吹风机吹干头发。

总之,针对脂溢性脱发,我们倡导科学诊断,精准治疗。通过皮肤科医生进行专业而全面的评估,明确脂溢性脱发的原因与程度,从而为患者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。让我们一起以积极科学的态度应对脂溢性脱发,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患者战胜脱发、重拾往日的自信与风采!

附件: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返回顶部关闭本页